不能送君行,强题送君诗。诗中有鄙语,不是离别辞。
君长不五尺,气若千丈蜺。谈经掩众口,论道惊群儿。
况君擅才华,文若老吏为。刚肠乏软语,面折不我随。
人尝论君材,照坐珊瑚枝。畴能论君心,清静如摩尼。
奈何三十六,未免州县卑。君装赴国门,仆瘦病马羸。
太仓幸可籴,穷达慎所之。儒冠易感慨,华屋难伸眉。
纷纷儿女曹,足令壮士悲。工部贪采药,汉老甘茹芝。
不逢方外人,勿吐胸中奇。
送王君仪北归。宋代。毕仲游。 不能送君行,强题送君诗。诗中有鄙语,不是离别辞。君长不五尺,气若千丈蜺。谈经掩众口,论道惊群儿。况君擅才华,文若老吏为。刚肠乏软语,面折不我随。人尝论君材,照坐珊瑚枝。畴能论君心,清静如摩尼。奈何三十六,未免州县卑。君装赴国门,仆瘦病马羸。太仓幸可籴,穷达慎所之。儒冠易感慨,华屋难伸眉。纷纷儿女曹,足令壮士悲。工部贪采药,汉老甘茹芝。不逢方外人,勿吐胸中奇。
毕仲游,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人。宋宰相毕士安曾孙。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,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。后又任集贤校理,权太常博士等。其历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为官机敏干练、清廉独慎,颇有吏才。但因受党争牵连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与司马光、苏轼等多有交游,工于诗文,其文章精丽、雄伟博辩,议论时政切中时弊。著有《西台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二十卷。 ...
毕仲游。 毕仲游,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人。宋宰相毕士安曾孙。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,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。后又任集贤校理,权太常博士等。其历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为官机敏干练、清廉独慎,颇有吏才。但因受党争牵连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与司马光、苏轼等多有交游,工于诗文,其文章精丽、雄伟博辩,议论时政切中时弊。著有《西台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二十卷。
忆远曲。唐代。元稹。 忆远曲,郎身不远郎心远。沙随郎饭俱在匙,郎意看沙那比饭。水中书字无字痕,君心暗画谁会君。况妾事姑姑进止,身去门前同万里。一家尽是郎腹心,妾似生来无两耳。妾身何足言,听妾私劝君。君今夜夜醉何处,姑来伴妾自闭门。嫁夫恨不早,养儿将备老。妾自嫁郎身骨立,老姑为郎求娶妾。妾不忍见姑郎忍见,为郎忍耐看姑面。
从军行。。明馀庆。 三边烽乱惊,十万且横行。风卷常山阵,笳喧细柳营。剑花寒不落,弓月晓逾明。会取淮南地,持作朔方城。
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从教节序暗相催,历日尘生懒看来。却是石榴知立夏,年年此日一花开。
阅见一十首 其三。金朝。边元鼎。 凤纸衔封玉镜台,绣鸾传记已相猜。倾城笑脸千金样,莫对閒人一例开。
谈心握手细论交,冲雨何妨晓出郊。空谷有缘频倒屣,草堂无径欲诛茅。
且凭尊酒攒幽思,未暇炎凉与世嘲。此别思君无个事,山门惟许一僧敲。
夏日沈石圃云静野邢文台陈仰坡夜宴石圃分韵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张子翼。 谈心握手细论交,冲雨何妨晓出郊。空谷有缘频倒屣,草堂无径欲诛茅。且凭尊酒攒幽思,未暇炎凉与世嘲。此别思君无个事,山门惟许一僧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