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为王,母为虏。
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
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汝。
舂歌。两汉。戚夫人。 子为王,母为虏。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汝。
儿子啊,你为赵王,而你的母亲却成了奴隶。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,还经常有死的危险。与你相离三千里,应当让谁去给你送信,告知你呢?
子为王:指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。
常与死为伍:经常有死的危险。伍,伴。
作者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,生赵王刘如意。因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,戚夫人成了吕后的仇家。刘邦去世后,吕后成为皇太后,她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,让戚夫人整日舂米,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。《戚夫人歌》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时自编自唱的伴歌。
参考资料:
1、李春祥等 .乐府诗鉴赏辞典 .河南 :中洲古籍出版社 ,1990年 :105页 .
2、吕晴飞等 .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.北京 :中国和平出版社 ,1990年 :6页 .
本诗形式灵活,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。一个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,千百年来,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,成为可以和《垓下》、《大风》媲美的千古绝唱。
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妾,刘邦死后,她被吕后所囚禁,罚她舂米,最后被吕后杀死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曰:“高祖得定陶戚姬,爱幸,生赵王如意。惠帝立,吕后为皇太后,乃令永巷囚戚夫人,髡钳,衣赭衣,令舂。戚夫人舂且歌。太后闻之大怒,曰:‘乃欲倚子邪!’召赵王杀之。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祸。”
诗歌开头说“子为王,母为虏”,三言六字,以母子地位之悬殊直抒内心不平,先声夺人。紧接着说自己每天起早贪黑舂作不止,生命危在旦夕,随时可能发生不测。而末句“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女(汝)”,犹如一声绝望的呼号,将心中的悲苦和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倾吐而出。
戚夫人(?-前194年),又称戚姬,戚姓。秦末定陶(今山东定陶)人,随刘邦征战了4年,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。刘邦死后,吕后立即着手残害戚夫人,先暗杀其子赵王如意,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、灼烂耳朵、挖掉眼珠又灌了哑药再将其丢进厕所里,称之为 人彘,数天之后戚夫人惨死于这种极度暴虐的摧残中。现今的中国北方部分民众奉其为厕神。 ...
戚夫人。 戚夫人(?-前194年),又称戚姬,戚姓。秦末定陶(今山东定陶)人,随刘邦征战了4年,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。刘邦死后,吕后立即着手残害戚夫人,先暗杀其子赵王如意,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、灼烂耳朵、挖掉眼珠又灌了哑药再将其丢进厕所里,称之为 人彘,数天之后戚夫人惨死于这种极度暴虐的摧残中。现今的中国北方部分民众奉其为厕神。
题邓云乡红楼识小录。近现代。施蛰存。 一梦红楼三百年,燕京风物付云烟。凭君话旧存文献,又见都城纪胜编。
送钱敬叔岁贡赴礼部。明代。陶宗仪。 陇头不待鹤书招,劝驾宾筵礼数饶。芹泮泳游才孔俊,鹏程鶱翥气弥高。九山霁色浮江渚,十日春风拂柳条。一曲骊驹频唤酒,离愁楚楚正难消。
滕县。明代。杨起元。 畴昔之京国,荒凉见兹县。今我复斯来,甫田昔为佃。颇闻长官仁,招集得民便。麦秀匝四野,牛羊勿履践。但愿风雨时,民获饱粱面。前日江淮行,稍闻赵代甸。连年苦旱魃,黔首尽离散。不觉投匕箸,岂复顾厨馔。兹土景物舒,举目皆可忭。天人本相待,有备故无患。彼岂无父母,夫何罹此变。无乃期会繁,反令慈惠殄。征夫徒駪駪,忧喜付闻见。
题梅寄友人。明代。杨士奇。 冰霜同是岁寒心,回首江南间阔深。尚有风流何逊在,水边篱落待重寻。
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葛胜仲。 黑头自致已三旌,暂寄江湖适性情。五总龟游钦学富,九皋鹤立见神清。西雍宁累飞章荐,东閤频蒙倒屣迎。方幸台躔照苕霅,以兹投劾未能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