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谓衡山高?景行思齐而。谁谓衡麓近?大路莫致之。
衡高麓云邈,洙泗不在兹。远臣礼乐光,吉月春阳时。
原隰遂咨度,于彼湘之湄。薄言采芹藻,多士乐且仪。
酌彼百泉水,憩我驷牡驰。我将布惠泽,我将迪民彝。
我将歌《白驹》,爰求硕人遗。爰求硕人遗,空谷夫何为。
南山有楩楠,北山有桐椅。谁谓衡山高?衡麓乃所基。
岳麓书院舍菜礼成。元代。卢挚。 谁谓衡山高?景行思齐而。谁谓衡麓近?大路莫致之。衡高麓云邈,洙泗不在兹。远臣礼乐光,吉月春阳时。原隰遂咨度,于彼湘之湄。薄言采芹藻,多士乐且仪。酌彼百泉水,憩我驷牡驰。我将布惠泽,我将迪民彝。我将歌《白驹》,爰求硕人遗。爰求硕人遗,空谷夫何为。南山有楩楠,北山有桐椅。谁谓衡山高?衡麓乃所基。
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 ...
卢挚。 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
呈曾侍郎逮。宋代。赵蕃。 思人几作访茶山,竹密如云不敢删。未觉风流成岁远,政繇伯仲力追还。长公旧日曾一识,末路后来遭百艰。邂逅探囊得行记,赠公试遣略承颜。
寄诗(一作绝微之)。唐代。崔莺莺。 自从销瘦减容光,万转千回懒下床。不为傍人羞不起,为郎憔悴却羞郎。
题梅寄友人。明代。杨士奇。 冰霜同是岁寒心,回首江南间阔深。尚有风流何逊在,水边篱落待重寻。
晚饭太塘岭缘隐庵。清代。曾尚增。 太塘岭下好停车,小憩茅庵日已斜。藜苋尝来偏有味,鹪鹩随处可为家。梦中云树迷千里,壁上烟岚识九华。最喜僧雏能解事,殷勤频献奥香茶。
秋村十二咏 其十二 筑圃。清代。成鹫。 瓜熟已除架,苋乾无复蔬。何当灌园罢,又是筑场初。晴日迟收稻,中田早结庐。自来勤动惯,不敢废耕锄。